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將于1月9日至10日進行。統計數據顯示,不論江蘇還是全國,報考研究生的人數均創出了新高。
考研,為何越來越熱?
考研:真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網上有人這樣形容研究生考試:“考研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南醫大臨床醫學院大五學生小謝的感觸尤深:“考研就是吃苦大比拼。”
小謝的理想是做一名大醫院醫生,而大醫院“門檻”卻高得嚇人——招聘會上,博士、碩士任由用人單位隨便挑,本科生想進去“連門都沒有”,所以,考研是“必由之路”。小謝指著臉上成群的痘痘向記者訴苦:“備戰考研,苦得快要毀容了”。因為大五要實習,又必須加班加點復習,只好每天早晨5點多就起床,晚上“開夜車”至少要到12點半。睡眠嚴重透支,生物鐘“呈現紊亂”,臉上痘痘成片冒出來。“班上考研同學沒有一個不‘開夜車’的,有的天天復習到夜里兩三點,臉上幾乎都有‘考研痘’。”小謝苦笑。
“現在考研太難了。”南師大張同學告訴記者,除了考研,他還準備考公務員,參加了幾場招聘會。“總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吧。我很想上研究生,但今年考研競爭太激烈,還得做考不上的準備。”
省教育考試院提供的數據顯示,近3年來,無論是全國還是江蘇,考研一年比一年熱。2008年全國報考碩士研究生的人數為120.5萬余人,2009年為124.6萬人,2010年為140萬人,較上年增長12.3%。從我省來看,按招生單位統計,2008年10.1萬余人報考江蘇,2009年為10.8萬余人,同比增加7.3%;2010年報考人數為12.4萬余人,較上年增加14.3%。
“近三年,我省研究生報考規模一直居全國第二,僅次于北京。今年考研更是趕上了大年。”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介紹,研究生招生規模目前已趨于穩定,錄取人數預計不會大幅增長,因此,可以預見,2010年考研競爭更為激烈,錄取機會相對減少。
求職難:“考研熱”的第一推手
“我們系想考研的人特別多”,“班上一半以上同學準備考研”……記者采訪備戰考研的學生,屢屢聽到這樣的聲音。許多同學表示,考研的首要因素是嚴峻的就業形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文專業的張雷說:“現在本科生就業那么困難,如果有一個研究生文憑的話,可能會輕松一點。很多新聞單位招人,往往要求碩士以上學歷或者有媒體工作經驗,而應屆畢業生經驗上沒有優勢,只能‘拼學歷’。”記者了解到,在很多普通高校,中文、歷史、哲學、法律等文科專業,畢業生考研是普遍行為,考研的遠遠多于準備找工作的。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金融學專業的蘇婧說:“國際金融危機使得學金融的就業壓力尤其大,我們班100名同學,約有40人準備考研。”而為了確保考研上線,不少學生降低了考研目標,報考從名校變為一般高校。
“考研‘高燒’不退,跟就業形勢嚴峻確有密切關系。”省人才市場總經理韓志忠分析說,金融風暴讓不少用人單位縮減了招新計劃,而對于眾多應屆畢業生來說,考研就成為避開“就業難”的最直接辦法。
“跳槽”:考研成為“敲門磚”
考研持續“高熱”,往屆生也添上了“一把火”。
考生小朱是“復考族”,去年考研差了幾分,畢業后又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今年再搏一搏,增加就業籌碼”。
2008年本科畢業的小孫,已經在一家企業工作,面對記者坦言“企業形勢不太好,我想跳槽,但沒有研究生學歷,實在難找好工作。”
目前在南京一家廣告公司做文案工作的高士軍,考研的動機也是想改行跳槽。2005年廣告專業畢業的小高,接連在3家廣告公司干過,崗位都是文案設計。“而我喜歡IT,大學的廣告專業是‘被調配’的,自己在這一行越干越累,向上的空間也很有限。工作幾年,攢了點錢,支付讀研的學費還是夠的。”
像小高這樣,打算通過考研改行的職場考研者,不在少數。
考研族中,也不乏盲從者。而有些職場人士考研,則是為了“面子”。方笑眉2002年畢業后進了蘇州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環境和待遇都不錯。她報名參加今年的研究生考試,理由很簡單:“大學同學聚會時,很多人都是研究生學歷,而過去在大學時,不少同學的成績還不如自己,別人能行,自己為什么不行?”
提醒:研究生就業“有喜也有憂”
先說“喜”。“近兩年來,研究生就業優勢開始再現。”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了這一行情。
從2008屆畢業生開始,江蘇的研究生就業率趕上了本、專科生,而且,研究生協議就業率高、靈活就業率低。這種“高學歷層次高就業水平”狀況的形成,是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一方面,研究生就業心態比本、專科畢業生平穩,擇業過程趨于理性,更加注重專業對口、人職匹配;另一方面,我省高等教育規模增長速度趨緩,多數高校逐步從“外延擴張”向“內涵發展”轉變,在此背景下,師資隊伍建設對研究生的招聘需求有所增加。
再說“憂”。來自人才市場的一則“情報”不容樂觀。據南京人才市場最新統計,“2009年全年需求數據”顯示,用人單位需要大專及本科學歷的占80%以上,碩士為13%。也就是說,大量的工作崗位,具有本科、大專學歷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