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最緊張的期末考試時間,大學校園里就開始流行各種考試口號。如今,“信春哥,不掛科”已不再新鮮,學生開始轉而“拜”起與自己成績直接掛鉤的老師。日前,一則名為“復旦拜拜名師”的相冊在某社交網站上流傳開來,并被眾多復旦學子競相分享。
“我拜我拜我拜拜拜……”、“哇!這個必須拜!”、“拜拜!給我個好成績吧!”……在該相冊中,學生們毫不掩飾自己考前“拜師”的強烈心情,不少學生找到教授專業課的老師的照片,并在評論處發表評論表達自己“拜師”以求好成績的心情。
記者了解到,該相冊由復旦學生小楊發起建立,其中網羅了復旦大學各院系各專業的名師級人物,除照片外,還附有詳細的介紹資料,小楊在描述相冊時稱:“凡是有同學擁戴的老師,都值得認識。他們給了我們面對未來的力量,都值得感謝。對于他們個人取得的成就,都值得尊敬……祝大家學業順利。”最后這句話似乎道出了不少學生的心聲,他們在尊敬感謝老師的同時,都希望通過“拜拜”名師能在期末這個節骨眼兒上取得好成績。學生小肖為了政治課的考試成績能好點,來到任課老師的照片處,發表評論稱:“趁成績還沒有出來拜拜您。”
記者采訪中發現,上海各高校中都存在這樣不同規模的“拜師營”,其中多數是缺少充分準備的“裸考”一族。已結束期末考試的上海大學大三男生小袁告訴記者,當時沒有怎么好好復習,基本算是“裸考”,“所以考試之前,我把老師、春哥、曾哥這些人,該拜的都拜了一遍”。
一些學生為了將“拜拜”行動進行到底,還在宿舍的門窗上貼出字畫以表決心。同濟大學嘉定校區某男生寢室的窗戶上就貼有醒目的自制小海報,上面赫然寫上了“拜××,不掛科!”的字樣。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師張亞表示,大學生通過“拜名師”等方式來迎考,其實是個人對考試壓力的一種宣泄方式,只要不傷害到別人或者老師的個人隱私,這種宣泄也無傷大雅。但張亞強調,大學生在宣泄的同時,更應積極主動地備考,避免產生逃避情緒,應從根本上直面考試壓力本身。
[微型調查]
同學,今天你拜了誰?
回答一:春哥
同濟學生小吳:“春哥算是這個領域的鼻祖了,怎能不拜? ”
回答二:名師
復旦學生小陶:“名師,要果斷拜之!與成績直接掛鉤,經濟實惠!”
回答三:柯南
上大學生小司:“大家別拜春哥曾哥了,房間里掛個柯南吧,今天才發現,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掛柯南,掛科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