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與學生QQ聊天,已經是大三的學生了,好象還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需要什么?幾個話題反映了當今大學生的一些思想問題:
1、進學生會,本意想得到鍛煉,但卻收獲不大,連口才都沒有練好,是否要繼續做下去?
2、談個男朋友,不知道以后是否會成為老公
3、男朋友很迷茫,覺得自己沒本事,想到明年就要畢業,工作肯定找不到,所以看見什么都煩,很消沉。
4、政治讓人很累,不感興趣 。
應該說,這些問題看起來極其平常,但卻是許多學生共有的。其中有兩點感想是一定要說的:
第一,現在的高等教育導向問題。學習已經不是學生的主要任務,什么創業、職業生涯設計、所謂的校園文化活動等等,占有了學生的大量時間,學生根本坐不下來認認真真地讀幾本書,天天被五花八門、光怪陸離的活動忙昏了頭腦,除了背英語、教科書是硬任務外,不看書是學生的常態,甚至連教科書也不好好看。真不知道現在的大學教育要把學生變成什么樣子。連大學時代的大學生都不認真讀書,這個社會還讓誰去讀書,這樣的大學生即使給他崗位,能做好工作嗎?
第二,大學生的壓力和煩躁。大學擴招,實行大眾化教育,可以提升中國人口的總體文化素質。問題在于中國人對大學生的期許沒有大眾化,大量原本不可能讀大學的人經過大學的洗禮,認為自己好歹是個大學生了,許多不讀大學可以去做的事現在讀了大學看不上了,做不得了,但體面的活又輪不到自己,于是對前程的迷茫和無奈讓他們生活在焦慮和憂愁中,消沉悲觀成為他們的底色。
在這里,并非要反對擴招或大學教育大眾化,問題是單純地擴大招生數量而不注重高校體制和及與產業發展等內容的銜接,恐怕嚴重的問題將在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