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檔案館以6月9日“國際檔案日”為契機,通過檔案館開放日活動,舉辦檔案法律法規、檔案知識、檔案門類及特色館藏圖片展,并邀請廣大師生現場參觀檔案庫房和實物等,帶師生們走進檔案的世界,看神秘面紗后“真實的檔案。”
一份“貼心”禮盒助家庭“歸檔”
出生證、畢業證、結婚證、房產證、全家福、保險單……想必不少人都曾為如何整理存放這些記錄自己和家庭成員的“成長足跡”的重要資料而發愁,南航檔案館出奇招,為家庭準備“家庭檔案”禮盒和建檔指南手冊,用影像資料教大家整理家庭資料,讓檔案成為家庭的小小記錄員。
據工作人員介紹,“家庭檔案”收集范圍非常廣泛,包括嬰幼兒成長檔案、學生時代檔案、工作足跡檔案、醫療保健檔案等10大類,它完整攝入了每個人一生中重要的“生活鏡頭”,也成為一個家庭“成長足跡”具體而生動的“濃縮版”。
作為這次南航檔案館重點推出的項目,南航檔案館對“家庭檔案”的建立提供了影視講座、建檔指南手冊、工作人員介紹等多方面的幫助。建檔指南手冊對“家庭檔案”的科學分類整理方法具有詳細的介紹,將所有檔案目錄裝訂在一起,就形成了“家庭檔案”全引目錄,既有利于家庭檔案檢索利用,也便于對其中內容進行不斷更新完善。
“現在電視上經常說尋根,還有以前的家譜,有人認為是一種封建惡習,但其實這些都應該作為一種家庭資料保存起來。”今年82歲的南航外國學院退休老師吳新耀特意從江寧過來參加南航檔案館的開放日活動,“我要把一些珍貴的實物、證件,像結婚證、畢業證、全家福……都放進這個檔案盒里。我最喜歡我和老伴最近到三亞旅游兩個人一起看海的照片,我要把它作為封面,讓大家看到我們還是精神很好。”
看往昔資料,憶青蔥歲月
“看到自己以前的成績單,回憶起當年的青蔥歲月,這種感覺很微妙,很懷念以前的生活,沒有想到檔案館可以把東西保存得這么好,感覺就像是把自己的青春永遠保存在這里。”航天學院研一的徐同學在南航檔案館中找出了自己本科入學時的材料、本科的成績單等資料,看著這些資料自己內心感嘆萬千。
開放日這天,有很多和徐同學一樣的研究生、博士生,他們走進檔案館,在老師的幫助下找到了自己在本科、研究生階段的一些資料,回憶起自己以前的歲月。不少同學表示沒有想到自己的資料被檔案館保存得這么好。
這次南航檔案館的檔案開放日活動中有一項特殊的活動,為即將返校的一些校友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入學登記表、本科成績單、教師評語……南航檔案館將這些珍貴的資料都整理出來作為給返校的校友們的一份禮物。
“青春永駐校園”是南航檔案館的館長為這些禮物設計的封面,“就像致青春一樣,讓我們的校友們回憶起在南航的青春,這是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酒香也怕巷子深
試飛英雄李中華捐贈的“殲十”飛機模型和試飛服、保存有搭載“神六”遨游太空的南航校旗、南航老校門、名人書畫……這些都是南航檔案館的鎮館寶物,檔案館館藏資源豐富,保存著學校檔案近11萬卷,其中包括會計、教學、文書、人事、科研、基建、設備、聲像、實物檔案等11個門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檔案館的前身是學校檔案室,學校檔案室是在原學校保密室和圖書館情報資料室的基礎上于1984年成立的,2002年3月正式成立檔案館,同年10月晉升為國家一級檔案館。
近年來,南航檔案館逐步走出“深閨”,著眼于廣大師生的需求,改變“重藏輕用”的思想,創新服務方式。針對很多人不了解檔案為何物、有何作用,更不會想到利用檔案去解決自己在生活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南航檔案館決定“讓酒香飄出深巷”,以利用者為中心,先后開展了網上服務、電話服務、傳真服務、代辦快遞等多種形式的服務工作。
“從事檔案工作時間越長,對一些重要資料不慎丟失的現象越感到惋惜。我們想從普及‘家庭檔案’意識做起,幫助更多師生了解檔案、重視檔案,關注檔案,參與檔案 ,真實感受到‘檔案不遙遠,就在你身邊’。檔案關系每個人,而只有檔案走進百姓生活,檔案工作也才能真正‘活’起來。”南航檔案館館長王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