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江蘇省第31屆科普宣傳周期間和第三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5月25日上午,我校第十一屆航模節在明故宮校區順利開幕。中國航空運動協會副主席、江蘇省航空運動協會主席孫文德、江蘇省科協副主席馮少東、副校長許希武、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專務董鵬生、校科協秘書長劉雙麗等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上,許希武、大賽組委會副主任呂衛東分別致辭。隨后舉行了“禮贊共和國、追夢新時代”科技志愿服務行動的啟動儀式,馮少東和劉雙麗共同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技志愿服務隊”授旗。同時,江蘇省“航空特色科普聯合體”還在開幕式上向南京聾人高級中學捐贈了100套航空科普器材。孫文德宣布活動開幕。
隨后,南航科協“長空”航模表演隊和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飛豹”航模隊共同進行了16個創新項目的飛行演示。今年首次增加了“獵鷹”直升機模擬搜救等3個競技高難度的專業任務飛行表演和“奇蛙”無人機集群飛行表演等在內的6個創新飛行項目的展示,創新的飛行器設計制作和高超的飛行表演技術贏得在場上千觀眾的陣陣掌聲。
在同期舉辦的全國航空模型公開賽(南京站)上,共有來自江蘇、北京、上海、浙江、安徽、河北、新疆等7個地區的28支代表隊近200名航模愛好者和青少年名航模愛好者和青少年,秉承著“科技強國,創新圓夢”的航空精神,在無線電遙控室內特技飛行(F3P)、多軸飛行器第一視角FPV穿越競速、無線電遙控紙飛機、線操縱特技飛行(P2B-2)、無線電遙控手拋滑翔機(P3K)競賽等5個項目上激烈角逐。
在今年的第十一屆航模節期間,校科協還組織面向社會開放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直升機旋翼動力學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直升機傳動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航空發動機整機創新實驗室、南京市航空航天館等航空特色科普場館,并派專人負責接待與講解,直升機傳動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屬首次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千余名社會公眾通過提前預約參觀,親身聆聽了航空專家現場講解,現場觀摩了各類各型航空發動機、新型旋翼飛行器等實物。在本屆科普周航模節期間,校科協還邀請了校內外航空領域的院士、知名專家教授走進校園、走進課堂就大飛機、航空發動機、微小衛星等專題為大中小學生帶來多場精彩的科普報告。
本次活動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得到國際在線、江蘇衛視、江蘇新聞廣播、現代快報、南京日報、南京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的報道和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