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有志于空乘行業朋友的心中,往往會造成一種誤解:空乘人員必須年輕、時尚、美麗,因此,空乘大多是“青春飯”。某航空公司HR告訴筆者:其實,空乘并非青春飯,這只是由于目前國內空乘隊伍趨向年輕化、低齡化的一種表象,而并不意味著空乘人員的職場生命周期只有短短的青春幾年。實際上,很多有豐富經驗的老空乘人員,往往是各大航空公司的寶貝和前輩。她們的經驗、理念正是航空公司所迫切需要的。
有數據現實:“大齡”空乘人員服務于航班在國外的航空公司中十分常見,很多歐美國家的空乘職業都被列為“長壽”甚至終身職業。四五十歲、擁有標準身材的空乘人員從年輕時即從事空乘職務,一直可以做到退休。在芬蘭航空公司(Finnair)、美國西北航空公司(Northwest Airlines Corp.)等一些外國航空公司里,“大齡”空乘人員為旅客提供服務已經成為常態。
據權威部門提供數據顯示:2011年至今我國注冊運輸飛機比2009年年底增加了143架,每增加一架飛機必然會相應增加空乘人員。顯然空乘人員的需求量在逐步增長。
采訪中,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告訴筆者:快速增加的飛機數量給空乘隊伍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隨著越來越多專業培養機構的出現以及各大航空公司對未來前景的正確預估與重視,在空乘隊伍發展壯大的同時,只要空乘人員將自己的優勢充分發揮,讓旅客在欣賞美麗風景的同時更感受到來自空乘人員的溫馨、細致的服務,那么以后的飛機上,越來越多成熟優雅的空嫂將出現在旅客的面前。
空乘不是“青春飯”
在很多有志于空乘行業朋友的心中,往往會造成一種誤解:空乘人員必須年輕、時尚、美麗,因此,空乘大多是“青春飯”。
某航空公司HR告訴筆者:其實,空乘并非青春飯,這只是由于目前國內空乘隊伍趨向年輕化、低齡化的一種表象,而并不意味著空乘人員的職場生命周期只有短短的青春幾年。實際上,很多有豐富經驗的老空乘人員,往往是各大航空公司的寶貝和前輩。她們的經驗、理念正是航空公司所迫切需要的。
有數據現實:“大齡”空乘人員服務于航班在國外的航空公司中十分常見,很多歐美國家的空乘職業都被列為“長壽”甚至終身職業。四五十歲、擁有標準身材的空乘人員從年輕時即從事空乘職務,一直可以做到退休。在芬蘭航空公司(Finnair)、美國西北航空公司(Northwest Airlines Corp.)等一些外國航空公司里,“大齡”空乘人員為旅客提供服務已經成為常態。
在國內, 1994年,上海航空有限公司(Shanghai Airlines Co., Ltd.,簡稱“上航”)正式宣布招聘“大齡”空乘人員。而當年上航招募的18名紡織女工空嫂中,不少至今仍活躍在空乘崗位。
某航空公司的一位金卡會員表示,在乘坐飛機時,不會過度關注空乘人員的年齡和長相,最希望得到的是舒心的服務。他還指出,年輕貌美的空姐儀容姣好,讓旅客賞心悅目;而年齡較大的空乘人員雖然年齡稍長,但一樣儀態端莊,整潔大方。只要做到形象良好、彬彬有禮,旅客實際上并不介意年齡問題的。
實際上,“空姐”并不是吃青春飯的職業,它有很大的職業發展和晉升空間。畢業生入職后,經過數年的經驗積累,可以逐步晉升到乘務長、主任乘務長等。航空公司的錄用偏好已經從“唯學歷”的觀念上轉變過來了。從穩定性上考慮,國內航空公司更青睞高職畢業生,他們更加適合現代化服務業的素質要求。
未來空乘行業人才缺口大
日前,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發布了《中國人才報告》。報告預計,到2010年中國作為服務業的第三產業人才缺口預計達325萬人,將是擴大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對于就業缺口最大的專業,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也指出了具體的方向,該機構預計,2010年就業最吃香的專業包括民航類、機械類、材料類、精算、護理等。
該報告中指出民航業現狀:目前國際民航平均人機比是100:1,而我國民航業平均人機比是200:1,這意味著,未來20年我國至少需要民航類人才24萬人。
從各大航空公司反饋數據來看:目前,民航類專業培養各有側重點,以空乘專業為主。據了解,空中乘務專業側重精通國內外航空服務業務,能夠熟練掌握所學專業技能;有較高的英語水平、團結協調能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的空乘、空勤人員。
中國民航學院教授都業富認為:由于允許民營資本投資經營航空公司,參與航空運輸市場的競爭,也使得國內民航業對民航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進一步擴大。近年來,以奧凱、春秋、鷹聯為代表的民營航空公司已經展開了一場人才爭奪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