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教育與牛津的緣分延續了300多年。南京確實是一座當之無愧的教育名城!”來寧參加第四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的英國牛津大學校長安德魯·漢密爾頓對南京教育和南京學生贊不絕口。
1687年,南京人沈福宗成為到牛津學習的第一位中國人,牛津圖書館里的中文書在存放了80多年后終于第一次有了讀者。南京教育與牛津大學的緣分由此開始。
“目前在牛津深造的中國學生有700多人,數量僅次于英國學生和美國學生,其中就有幾十人來自南京,這些中國留學生成為牛津貢獻的重要部分。”據漢密爾頓校長介紹,牛津選拔學生并非“一考定終身”,除了標準考試之外,要想進入牛津深造,按照英國“專業化教育”的傳統選拔方式,還必須走三步。一是老師的推薦信;第二,被牛津錄取的80%學生還要參加由牛津自主命題的專門科目考試,進一步考察學生的專業知識;最后一步就是面談,來自牛津相關學科的老師對學生面試,談論的都是他們從來沒有涉及過的問題,主要考察學生思維方式和解決未知問題的方法。
在如此苛刻的“英國式”考試篩選后,南京近年來仍有不少學生得以走進英國名校,目前在英國另一所世界頂尖高校——劍橋大學,也云集了20位南京外國語學校的畢業生。
據統計,和2005年相比,南京到國外留學的中學畢業生數量翻了兩番。
今年截至目前,南京已有300多名學生被國外知名高校正式提前錄取,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斯坦福、劍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國際頂尖高校紛紛向南京學生拋出“繡球”,今年4月,南京外國語學校又有4名學生分別被耶魯、哈佛錄??;南師附中推薦的學生連續第四年摘得美國著名文理學校格林奈爾大學在中國唯一的全額獎學金錄取名額。
“這次論壇,中國教育界對學生到國外留學的看法不盡相同。”漢密爾頓校長表示,“但是我強烈主張學生出國讀書,積累國際化經驗。近幾年,有許多留學生回到中國,他們在經濟學術各方面都為中國做出了很大貢獻。就我個人來說,我曾經在許多國家學習和工作過。因此我覺得,對于21世紀的大學生來說,全球化的經驗很重要。”他希望南京教育堅持教育國際化方向,堅持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