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航空業界喜訊連連,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的新動作皆預示著未來10年將是航空業的最璀璨期。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曾發布過一份《中國人才報告》,報告表明未來10年就業最吃香的專業包括民航類、機械類、材料類、精算、護理等。該報告還指出了當下民航業現狀:目前國際民航平均人機比是100:1,而我國民航業平均人機比是200:1,這也意味著,未來20年我國至少需要民航類人才24萬人。
從各大航空公司反饋數據來看,民航類專業培養雖各有側重點,但空乘專業顯然已成重點。另外,由于工作量和精神壓力的大幅增加,空姐空哥的流失率也在逐步攀升。一面是人才緊缺,一面是人才流失,在雙重壓力下,航空公司究竟該如何應對呢?
如此大的人才缺口,難怪現在各大航空公司頻繁招聘,從現在就開始“圈人”。據業內人士透露,民航系統人才緊缺,尤其是空乘人才的緊缺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但迫于人力成本的控制,一直用人緊張,但如今似乎變得不出手不行了,“下手晚了,恐怕會影響公司的發展。”
南航招聘法籍空乘,緩解一些空乘人才緊缺的問題,但卻只是杯水車薪。”胡志釗話鋒一轉再一次切中航空公司目前集體面臨的問題,“等到這13名法籍空乘度過了培訓期,正式走入工作崗位,我們還得想辦法吸收人才,南航正值發展高峰期。”
空乘短缺由何而來?
1、航空公司飛機數量、航線增加是導致空乘緊缺的原因之一
以四大航空集團為主導的大型航空公司,以及一些具備一定規模的地區性航空公司,都紛紛加大了國際市場開發與航線開辟的步伐。這一點,完全可以從航空公司機隊結構調整趨勢看出(如表1)。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新增 |
合計 |
海南航空 |
1 |
7 |
3 |
11 |
22 |
四川航空 |
1 |
2 |
1 |
4 |
6 |
中國東方航空 |
6 |
8 |
7 |
21 |
48 |
中國國際航空 |
13 |
12 |
8 |
33 |
80 |
中國南方航空 |
5 |
12 |
9 |
26 |
52 |
按照一架波音737飛機來算,需要配備4個機組,一個機組空姐的配置是1:4。如此算來,國航、東航和南航武漢三大基地航企新增15架飛機,三大航企需配約240名空姐。
2、機場的擴建及新建
作為民航運輸的節點,機場也由過去重點關注三大傳統業務量增長,轉而關注勞動產出率與服務成本的控制。機場本身的輻射能力與市場容量來看,由于經濟增長與人口增長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一些早期發展較好的機場,開始出現了業務量滯脹的現象;最后則是空域資源與時刻資源的制約,造成市場溢出而制約機場業務量的增長。因此,機場改變過去一味做大的發展模式,轉而尋求做強的集約化發展模式。如26日動土開工的投資800億的首都新機場,機場定位為大型國際航空樞紐,規劃建設7條跑道,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億人次需求。一期工程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建設4條跑道、70萬平方米航站樓及相應的貨運、空管、航油、航食、市政配套、綜合交通樞紐等生產生活設施,計劃于2019年建成投產。
3、航空公司對于空乘的文化素質更加看重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民航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產業,并把通用航空列為發展重點,提出要大力發展私人飛行、公務飛行等新興通用航空服務。這就對空乘人員的整體服務要求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以至于現在很多航空公司更關注空乘人員的內涵和整體服務素養。
4、空姐流動性大
由于空乘工作時間不固定,工作壓力也很大。加上近年來,航班的延誤率比較高。每當這時候,空乘就得面對旅客的抱怨和指責,精神壓力相當大。此外,隨著旅客的素質越來越高,空乘人員還得不斷學習。關于空乘工作的手冊內容一直在增加,厚厚一本書,空乘人員每天都要去背。這也導致空乘人員離職的重要因素。
 (責任編輯:南航自考辦) |